地點:守謙國際會議中心、覺生紀念圖書館
活動內容:
6/1-6/5,和我們一起主張你的淡水好生活!
繼107年11月的「淡味創生編織繹」成果展後,淡水好生活團隊將於108年6月發起「淡味創生宣言展」以延續淡味創生之理念,期許計畫理念之宣言能擴及更多人,並將淡水好生活計畫的執行成果分別以動、靜態展示的方式發表於同舟廣場與覺生圖書館。
動態展將於108年6月1日於同舟廣場舉辦,當天除了王老師慰慈的紀錄片成果,具體展現計畫團隊執行過程的影像紀錄與林老師彥伶帶領的「經探號」團隊進行小遊戲從遊戲中領悟經濟道理外還會有淡味小市集—計畫團隊的實境遊戲書及繪本攤位,並邀請小農來擺攤!。
靜態展於6/3~6/5於覺生紀念圖書館二樓陳列展示,以「USR從社區回到學校」為宣言主題,思考如何擴大合作具體探索「與社會存在議題的互動與教學經驗如何發展成為學教轉變的內容,同時探討學校資源如何支持課程發展,以發揮資源整合效益」,我們邀請到圖書館、學教中心、專業知能服務學習等單位進行交流講座分享。
【6/1 淡味宣言,一起同樂!】
15:00-16:30 探索校園GO!—校園版實境遊戲《賈崇探索趣》免費體驗!
16:00-17:00 玩樂學經濟—經濟系「經探號」團隊的精彩團康活動!
17:00-20:00 星空電影院—大傳系《里民志》紀錄片成果發表!
16:00-20:00 淡味小市集—計畫團隊的實境遊戲書及繪本攤位,還有小農擺攤唷!
【6/3-6/5 淡味宣言,一同主張!】
6月3日(一)服務宣言: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時間:12:30-14:00
地點:覺生紀念圖書館
主講人:學務處吳恩慈
主講人:通識中心干詠穎主任
主持人:林彥伶副教授
6月4日(二)故事宣言:紀錄片說故事的魅力
時間12:30-14:00
地點:覺生紀念圖書館
主講人 :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助理 陳怡如、大傳系參與學生
主持人:王慰慈教授
6月5日(三)策展宣言:教育策展化x策展教育化
時間:12:30-14:00
地點:覺生紀念圖書館
主講人:學教中心李麗君組長
主講人:圖書館石秋霞組長
主持人:黃瑞茂副教授
~限定成果展~
6月4日(二)遊戲宣言:淡味桌遊的成果發表
時間:15:10-17:00
地點:覺生紀念圖書館
主講人:「服務創新與設計」的修課學生
主持人:涂敏芬副教授
活動時間:
Sat, Jun 1, 2019 ~ Wed, Jun 5, 2019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活動內容:
玩心學習與設計思考:用實境遊戲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淡江大學在107學年度獲教育部補助執行《淡水好生活—永續生活圈營造計畫》,此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畫是以「生活圈」為實作場域,協助社區多元發展的需要,由「行動/生活實驗」、「在地整合」與「生活支持系統」三個部分構成,以社區/里生活方式議題的介入為主體,透過個別行動整合資源於生活社區。
其中,本校企管系副教授涂敏芬老師帶領行動團隊,在USR計畫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以「思創探索趣」為名的服務設計品牌,「玩心人的設計,設計人的思考」是他們的精神標語。並以「橘色飛書」為品牌識別,橘色象徵活力,飛書意指大學師生走出教室,共同創作以實境遊戲為體驗形式的自導式旅遊包,也是大家口中的《淡味探索包》,結合「故事創作」、「文史梳理」與「謎題設計」三大創作元素,與社會議題對話。
大學校園與淡水地區是他們走跳的田野,在田野裡,那些文化都是日常。他們好奇:「淡江校園,是『校』還是『園』?」所以有了台灣第一款校園版實境解謎遊戲《賈崇探索趣》(中英文兩版),喚起師生對校園文化的認同。他們發現:淡水在地有許多貓咪穿梭的身影與故事,所以有了以生命關懷為核心的《貓公主的淡水巡禮》。他們也呼應,淡水地方人士對於文化古蹟保存的號召,所以有了《覓情記》,帶領大家走入愛情故事,體驗淡水舊好。
議題式實境遊戲的淡味探索包只是開始,在地市集、地方活動、社區營造、街區行銷等各式文化實踐活動,都有探索趣團隊的投入與努力。用玩心實踐設計思考,是行動的一套辦法。探索趣團隊通過徵選,前進「雜學青」,這是針對青年(17-35歲)策劃的創新學習博覽會。雜學青的前身是2016年舉辦的「不太乖教育節」,後更名為「雜學展」,在2018年以「勇不設限/Dare to be」為主題,共吸引超過5萬人購票進場,是一場民間覺醒的社會運動。
探索趣團隊以「Yes,Play!」為策展理念,帶著首波亮相的《淡味手滬集》守護計畫,與淡水一起走出去!對此,學術副校長何啟東也用行動支持,號召研發長王伯昌、育成中心主任江正誠,與計畫內老師一同前往觀展,踏出校園,感受這股教育創新氛圍。
大會主題|喧嘩、珊瑚、什錦麵
展覽期間|2019.05.17 (五)~2019.05.19(日)
展覽地點|臺北 華山1914文化產業園區
參展場區|文化實踐棲息地 / 思創探索趣 (A01)
戰友夥伴|淡水好生活・淡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活動時間:
Fri, May 17, 2019 ~ Sun, May 19, 2019
地點:淡水重建街
活動內容:
寒假期間由建築系黃瑞茂老師帶領學生團隊到重建街進行險路的改造,將原先雜亂無章的險路清理乾淨,成為一條便於行走的乾淨道路,同時學生們腦力激盪,將想像落實在這小小的角落空間,保留險路廢棄宅屋原有的浴室意象,加上木工,施作水泥動手重新砌上舊紅磚,這些實作經驗是很難得的!
繼寒假險路整理的成果,我們將於春假期間進行第二階段的重建街街景修復!我們將整理重建街上破舊的鐵皮、摘除危險醜陋的建築廢棄物,並重新思考符合生活場景的路邊設施,歡迎對「動手實作」的大家一起來為重建街區努力,讓我們「重建」重建街!
【活動時間】2019/4/1~2019/4/5 10:00~17:00
【活動地點】淡水重建街
【指導教授】黃瑞茂
【主辦單位】淡水好生活・淡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無法全程參與也可參加!
活動時間:
Mon, Apr 1, 2019 ~ Fri, Apr 5, 2019
地點:淡水紅樓
活動內容:
#活了120年的老建築淡水紅樓要週年慶啦
#比我阿公阿嬤年紀還大的淡水紅樓
#我們這次也要來搞個紅樓限定的實境解謎喔ㄎㄎㄎ
沒錯!很榮幸這次能參與紅樓120週年的週年慶活動,我們將在【4/13(六)】與 淡水紅樓 歡慶120雙甲子週年慶 共襄盛舉這個美麗的時刻(撒小花 ⎝༼ ◕д ◕ ༽⎠)
活動當天我們將推出限定的 #紅樓小小實境解謎!到底紅樓的前中後上下左右(?)你了解多少呢?紅樓附近的各個景點有啥米你總是路過卻錯過的小巧思呢?4/13(六)13:30~18:00快來解謎囉!
#小編是不會告訴你還有豪華抽獎活動的啦
#就不說紅樓大手筆讓小編汗顏惹
什麼?找不到人跟你一起參加?不如來小廟埕市集先交個朋友再手牽手一起去吧~(。ì _ í。)
《覓情記》,尋覓一段淡水的愛情記憶
📢活動時間|2019/3/24 (日) 11:00-18:00
📢活動地點|淡水中正市場(淡水福佑宮正對面)
📢活動費用|組隊報名或個人參加均一價300元(可得一本探索書)
【報名表單傳送門】https://www.surveycake.com/s/9klzO
活動時間:
Sun, Mar 24, 2019
地點:淡水運動中心三樓(淡水區中山北路二段381巷2號)
活動內容:
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今(107)年3月底達到14.05%,換句話說,全國每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臺灣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
面對高齡社會的衝擊,政府推出「長照2.0」的10年計畫,與社區合作拓展社區長照據點,透過社區據點的服務照顧銀髮族的健康與生活。面對高齡社會,如何讓失能的長者維持健康、延緩老化將是相當重要的議題。
本課程結合透過理論與實務結合,讓學習者了解失能者身心狀態,並能透過活動設計融入音樂治療及有氧運動,期望學習者在安全的狀態下帶動失能者音樂體適能的動作、有效達成最佳狀態之健康體適能及功能性體適能。
課程內容透過10年的實務研究,已成功介入全台500個社區、300個長照機構,亦為衛福部預防延緩失能方案,對失智、失能、衰弱長輩接有實質實證效益。
一、課程日期:3/22(五)、3/23(六)、3/29(五)、3/30(六)
二、課程時間:上午8:30-下午17:00
三、課程科目:音樂治療、健康體適能、功能性體適能、老化與活動、活動評估與帶動技巧、運動復健醫學、五階實務訓練等
四、課程費用:免費(報名時須繳交保證金200元,完成28小時以上課程者才予以退還)
五、注意事項:因名額有限,請報名同學確認校內修課狀況,並確認可參與4個整天訓練,另請上傳檔案說明"參與動機",計畫將進行審核與篩選。審核通過將各別通知。
【主辦單位】淡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淡水好生活、馬偕醫學院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三芝好厝邊
【合辦單位】台灣音律活化健康協會、新北市淡水區國民運動中心
活動時間:
Fri, Mar 22, 2019 ~ Sat, Mar 30, 2019
地點:興仁國小
活動內容:
面對都市發展的衝擊,發展主義不只是改變真實的生活世界,同時也形構了我們的價值觀。因此,真實的生活世界成為我們所面對日常問題的所在。另一方面,日文中的「原風景」意為,一個人年少時期所經歷的景觀(世界),會影響他成為怎樣的人。或是建築師路易康所言「街道是一個小孩走過去,會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地方」。中國作家沈從文在經歷抗戰時期巨大變貌影像下的城鎮長大,自傳中他描述城鎮「這是一本大書」,深深影響了他往後的成就。
關於成長教育,我們需要將眼光對焦到眼前的美好,探索腳下與未來的連結的可能。這樣的處境下,小學校園就是小叮噹所指出的「任意門」,也是啟動器。
這個工作坊是有關於興仁小學的校園規劃,或是環境教育課程的討論,因為主任希望有張校園地圖可以標註校園中的植物,成為教學的內容。他也著手收集了百年老校的校園發展的文獻,雖然很少的資料,但是他也告訴了我們興仁國小的歷史。新的校長在校園的角落的生態池看到印照在池中的黑松身影以及一池的生態,選為未來學校課程發展的焦點。
一個校園的規劃工作已經啟動!關於空間、關於課程、關於知識與身體的成長。
這個工作坊稱之為「美術館ing」。
「美術館ing」這個計畫的目標不是要去興建一座獨立功能的美術館,而是思考如何讓校園成為編織城鎮的力量,以面對將臨的變局。
眼前是一場全新的挑戰,氣候或是社會趨勢,從這些在地議題,也是島嶼內外的真實課題。跳開傳統的建築類型的使用分工,學校就是一個學習的所在,從世界史的角度來看,面對真實問題的思考方式是沒有層級優劣的差別。真實地集落中,學校是一個場域,是一套陪伴機制,環境教育從理解、認識/分析、起心動念到用行動邁向創造性的作為。這些「有任務的」行動作將被記錄下來,將被成為一個一個案例的被典藏下來,並在這個「美術館」的建築中被重現出來,然後我們在之中學習與交流!
本計劃由淡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淡水好生活計畫」提供經費資源,包括工作坊的器材、餐費與文具使用,由興仁國小提供場地與當地的行政支援,課程設計由淡江建築系「設計理論」課提供。參與的科系包括:工學院建築系、教育學院教育科技系、課程所、管理學院企管系、管理學院經濟系、USR繪本工作坊志工。將進行混合編組的方式進行工作坊。工作坊成果將成為淡江與興仁國小作為後續校園規劃與教學課程發展使用。
活動時間:
Sat, Mar 16, 2019 ~ Sun, Jun 30, 2019